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办法(试行)

作者: 时间:2024-01-11 点击数:

课程是实现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课程设置必须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为建立面向产出的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确保整个课程体系能够覆盖全部毕业要求,每门课程能够实现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

通过面向产出的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保证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

二、评价对象和周期

(一)评价对象

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

(二)评价周期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周期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周期相同,原则上每4年进行一次系统性评价。

三、评价机构

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以学院为主体,在学院教学分委员会的指导下完成。各学院成立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学院相关领导、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代表和2-3名行业企业专家。

四、评价依据

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近4年的毕业达成评价结果,《西安财经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西安财经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规定》。

五、评价内容、方法、流程

(一)评价内容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主要针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以及所设置课程的教学大纲,评价内容包括评价课程体系能否合理支撑所有的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能否落实相关毕业要求的支撑任务,课程考核能否证明相关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

(二)评价方法

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评价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为检验修订质量而进行的审核式评价;另一种是基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开展的诊断式评价。

1.课程体系合理性审核式评价

(1)课程设置的评价

1)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性

课程体系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恰当,必修课先行后续关系合理,具有系统性。

2)课程设置与认证标准要求的符合度

课程需包含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且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符合标准要求。

3)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关系的合理性

①课程支撑矩阵布局合理,每项毕业要求都有合适的课程支撑,没有明显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非技术类毕业要求。

②重点支撑课程明确。每项毕业要求都应有重点支撑的课程,该课程应当对该毕业要求项下的指标点形成系统支持(技术类)或高度关联(非技术类),可用于毕业要求评价。重点支撑课程应体现专业核心课程与重要实践性环节的作用。

③课程的支撑任务明确。有详细的课程支撑任务矩阵,将每门课程的支撑任务细化到指标点,任务下达与课程内容合理匹配。

4)企业行业专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的参与度

课程体系设计与修订中企业行业专家有实质性参与,参与人数所占比例≥20%;专家有明确的参与形式和任务分工,有详实的参与过程和专家意见记录;有专家意见汇总分析及采用结果报告。

5)合理性评价改进措施

将近4年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课程体系设计与修订的依据,针对影响毕业达成的每个问题有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

(2)课程教学大纲的评价

1)课程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①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表述能够体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能力或素质,体现课程对学生解决复杂工问题的能力培养的要求。

②课程目标与该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有清晰合理的对应关系。

2)课程教学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性

①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合理衔接,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与课程目标要求相匹配。

②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符合课程特点,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3)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检验性

①课程考核的内容围绕课程目标设计,能体现学生相关知识、能力或素质的达成情况。

②课程考核方式符合考核内容,有助于验证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③课程考核的评分标准明确。各种考核方式都有针对课程目标的评分标准,及格标准体现课程目标达成的“底线”,评分结果能够客观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4)课程大纲修订合理性评价

①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任务分配为修订的依据,同时参考近4年学生试卷分析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大纲修订有助于强化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②修订内容对促进课程目标达成关系有合理的描述。

③课程大纲的修订有不少于2名同行专家和2名企业专家的反馈意见,有不少于50%上课学生的反馈意见。有专家反馈意见表、学生反馈意见表,以及各方意见汇总分析及采用结果报告。

2.课程体系合理性诊断式评价

本评价主要依据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进行评价,以分析查找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中影响毕业要求达成的主要因素,为课程体系修订提供依据。

(1)指标点分解的合理性评价。

选取达成度低的毕业要求项对该毕业要求所对应的指标点分解的合理性和分解依据的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价,对现行人才培养中毕业要求达成度低的项进行诊断性评价。(对应核心课程)

(2)核心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持性评价

选取造成达成度低的指标点,对支持该指标点的核心课程支撑度进行评价。

(3)课程教学大纲对毕业要求达成的影响性评价。

选取影响毕业达成的核心课程,对课程教学大纲的以下内容进行评价:

1)课程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的明确性,课程目标对该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程度;

2)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的接紧密性,其深度与广度与课程目标要求匹配性;

3)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与课程特点的符合性,对课程目标的实现保障性;

4)考核内容对课程目标的覆盖度、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特点的符合性、评分标准的准确性、考核结果的有效性等评价。

(三)评价流程

1.审核式评价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专业依据本评价办法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评价,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1 课程体系合理性审核式评价流程

2.诊断式评价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采用本评价办法依据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对现行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评价,评价流程如图2所示。

六、评价结果及应用

根据评价表和评价结果形成课程体系评价分析报告,针对存在问题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提供依据。

2 课程体系合理性诊断式评价流程

Copyright® 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