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谱写天汉乡韵(四)|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进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时间:2024-07-11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进一步了解城固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养分和力量,西安财经大学“秦巴汉水振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重走城固红色之路,通过调研走访,增强了实践团为乡村振兴助力的决心以及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责任意识。

上午9时许,实践团一行走进位于博望街道饶家营村的张骞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带领下,通过“入仕长安为郎,历险出使西域”、“匈奴对峙”、“请缨再使西域,丝路连接东西”等内容,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丰功伟绩和张骞故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张骞墓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象征,也成为了连接乡村与城市、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实践团成员表示,张骞出使西域时没有导航,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历千难万险而不辱使命,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学习张骞热爱祖国、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上元观镇开展了调研访谈工作。上元观镇交通便捷、历史厚重、人文彰显、资源富集,打造了“工业+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实践团穿梭于古镇的街巷之间,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不仅收集到了大量历史资料,还深刻感受到了古镇百姓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汉中第一位共产党员刘秉均烈士故居遗址前,队员们驻足凝视,缅怀这位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在红四方面军上元观会议会址、红色讲堂,实践团通过聆听红色微宣讲,接受了思想洗礼,感受了红色力量用。在这里,实践团深刻认识到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看到乡村旅游发展,农民创收渠道增加、收入增长,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效果显著。

紧接着实践团前往小河镇政府,组织委员张小小为实践团介绍了当地发展历程和一村一品特色,带领实践团重过红军桥,参观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节点之一红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旧址。通过聆听讲解,队员们深刻感受了红军抗战的历程艰苦,多角度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在小河镇干部的来领下,实践团走进了柳树店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队员们目睹着260余亩充满生机的果园,感受了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独特魅力。村支书向实践团介绍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产量多了,群众轻松了,收入上去了。随后,队员们深入柳树店村的百姓家中,亲切地与村民们进交流,了解在日常劳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一栋移民搬迁安置楼里,一位60多岁的大爷说现在村上猕猴桃种植发展得好,自己也不用外出务工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民家门口整齐码放的柴火堆和“一米菜园”,队员们看到了老百姓用聪明智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见证了柳树店村“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的壮丽画卷。

从张骞墓到红军桥,从上远观古镇到水肥一体化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每一处都见证了历史的传承与未来的展望。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物质富足固然重要,但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同样不可或缺。实践团成员们坚信,乡村振兴的路道阻且长,但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就能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养分,用科技赋能农业,在乡村振兴中贡献西财大青年的力量。


Copyright® 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